孔颜乐处相关论文
“孔颜乐处”是宋儒拈出的重要议题,提倡安贫乐道,注重内在建设。近代以来,国势陵夷,文化动摇,退虏送穷成为迫切任务。相对安宁退守的“......
围绕“中国哲学”主体性的问题,通常有三种建构方案:第一种是以“哲学”反思“中国”的道路;第二种提倡在反思“中国”之前先行反思“......
《论语》“孔颜乐处”体现了孔子与颜回“道中庸”的生活方式;经周敦颐发明后,寻“孔颜乐处”逐渐发展为理学家“极高明”的学说系......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健康人格理论,对后人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的杰出代表就是“孔颜乐处”。“孔颜乐处”包含了丰富的......
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孤寂无聊。人生就这样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中摇摆。这让我有所醒悟,人生不能脱......
中国正在逐步形成一个对社会起主导作用的精英阶层,这个精英阶层在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都起了非常重要的......
韩愈 《送穷文》 是比较独特的“杂文”体,其主题与行文体式有密切关系.虽然文本卒章显出“固穷”之意,但行文过程中所表达的摆脱......
“孔颜乐处”,看似简单,却意味深远。它不仅仅是联系先秦孔孟与宋明理学的重要枢纽,同时也是古圣先贤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化身。春秋战国......
北宋理学各流派中,吕大临是身份和思想都相当特殊的人物。他的学术思想出入关洛二学门墙,吸取了张载和二程学说的精要而自成一家,尤其......
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广为人知。本论文将从哲学的视角深入分析范仲淹的忧乐思想。“先忧后乐”的精神......
孔颜乐处是指儒家圣人境界,是指向儒家学者工夫的终极目标的重要概念,探寻孔颜乐处的工夫系统是指通向圣人境界的方法论探究。它们在......
颜元迷恋于程朱理学长达8年之久,但具体内容学术界未曾提及.事实上,以“孔颜乐处”为切入点,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身体力行道德禁欲......
众所周知,“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理念来源于儒家,《论语》中记载:“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无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为......
先秦到北宋周敦颐,孔、颜之乐发展为“孔颜乐处”,内涵也从乐道与自得之乐发展为因与道合一而乐。“乐道”的“道”和“因与道合一......
大学生是当代社会的特殊群体,代表着国家教育的发展水平,同时也体现着国家素质教育的成果,昭示着民族的希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
"孔颜乐处"是儒家所追求的道德修养境界,体现了他们对物质、名利的淡薄,宠辱不惊.这种精神境界对我们现代人的精神家园的失落有很......
陈白沙的思想上承周敦颐、程颢、邵雍,而与程颐、朱熹不同。这个不同主要表现在对成圣境界——“孔颜乐处”理解的差异上。白沙糅......
二程的“孔颜乐处”观的精神实质主要体现如下:“自得”之乐,它是在主观内在自觉基础上达到的顿悟之乐;“循理”之乐,即在遵循自然规律......
随着中国社会逐渐步入消费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但精神生活却越来越空虚,人失去了心灵上真正的快乐。“孔颜乐处”作为一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刘悦笛在2015年10月28日的《光明日报》中撰文谈“儒家‘情理结构’的哲学价值”,文章指出,在儒家看来......
程颢、程颐作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是洛学的创始人,其思想内涵丰富。二程的“孔颜乐处”观包含有以下和谐内涵: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
本想以游记的形式撰写此文,但自离永州一月有余迟迟未曾动笔,到下笔时在永州近半月的人和事已淡忘不少,今且将仍留在心中的点滴书......
孔子对颜回身处陋巷,箪食瓢饮而不失其乐的称赞到北宋时被周敦颐等人称为"孔颜乐处",它主要的意蕴是不耽于贫困而自守其志,追求一种......
先秦儒学既已蕴含"孔颜乐处"的思想,然其后儒学内部并未深入讨论,周敦颐以其独特的理论探讨和为人风格,使得此一问题成为理学家的......
钱穆从追寻“孔颜乐处”入手,阐发了生生之乐的最高境界之美,在钱穆的人生哲学中,道德的最高境界就是人生的审美境界,对仁心的践履......
作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程颢、程颐一生醉心于“孔颜乐处”的研究。二程“孔颜乐处”理论中所包含的仁者之乐、循理之乐和万物同体之......
"孔颜乐处"一词出于周敦颐,孔子颜回所"乐"之处是儒者追求的人生理想,此语表达了儒家的人生境界所在。孔颜乐处是以道德修养为基础,以......
"孔颜乐处"是宋明理学的重要命题,在理学家中引起广泛的重视。曹端作为明初理学家,在学宗前儒的基础上,对此命题进行了独到的义理诠......
魏晋以来论山水画多重在创作客体,但宋人论画重在对主体人格修养的叩问。这一变化固然有山水画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而具备的自身的发......
"孔颜乐处"是范仲淹矢志持守的人生准则,并在此影响下暴霜露,斩荆棘,戮力上国。相较程颐、程颢之"孔颜乐处"观,范氏说虽亦有心性修......
周敦颐是宋时理学的开山鼻祖,其学术思想源远流长。《太极图说》中用图画的形式扩展开来展示宇宙万象图景,使人们更易于理解“无极而......
宋明新儒学的开山祖周敦颐兼采释道的出世精神,提出精神超越层面的儒学新范式:"孔颜乐处",并论证了它的实质是"见大心泰"、"道充身安"的身......
“孔颜乐处”,所乐何事,北宋思想家周敦颐及其学生程颢、程颐对该问题一再探索。周敦颐的诚中之乐,程颢的浑然与物同体之乐,程颐的循理......
孔子哲学思想不仅有自然的人化,更有人的自然化。孔子人的自然化思想有着丰富的休闲哲学智慧。舞雩之乐与孔颜乐处是孔子休闲哲学智......
关于孔子和颜渊的故事最典型且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有两个,一个是孔子自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先秦儒学已经蕴含了"孔颜乐处"思想,其后的儒学内部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直到周敦颐详细阐述了这一思想,使其成为宋明理学家的核心......
作为北宋道学的集大成者,程颐将“孔颜乐处”诠释为“循理之乐”,把循礼义之乐融入人生价值中,提出“循礼”就是“循理”。程颐认为,君......
梁漱溟作为当代新儒家的开山人物 ,他扭转了康有为式的儒学宗教化的改造路向 ,通过对孔子仁的创造性诠释 ,使孔子生命与智慧重新活......
周敦颐的理学思想及其在宋明理学中的地位刘宗贤周敦颐在宋明理学中占有重要位置,被誉为理学开山。然而人们提起他的思想,往往沿袭宋......
先阐述儒家"孔颜乐处"这一哲学命题的休闲审美蕴含,然后再通过苏轼对孔颜乐处的接受,并结合黄州时期苏轼的生活经历,最终说明苏轼......
【正】颜回,字子渊,亦称颜渊,孔子最忠实、最得意的门生。春秋末年鲁国都城(今山东曲阜)人。聪明而好学,以德行著称,讷于言而敏于......
作为两宋理学的核心话语之一,"孔颜乐处"话语涵蕴牵涉面广,发展历程复杂而涵义多变。由于"孔颜乐处"的理学实践主体与其主题诗歌创......
摘要:本文致力于对中国思想史上的“孔颜乐处”思想做出全面解析。从分析颜渊其人入手,确定颜子具有“默然不愚”“好学笃思”的情性......